关预制板楼房使用寿命问题
预应力空心板是上世纪90年代及之前的房屋构件,原来是从苏联引进的技术。根据钢筋混凝土工字梁的设计原理而来,与矩形截面相比,构件抽圆孔或椭圆形孔,提高正截面有效受力高度及惯心矩,节约钢筋与砼。我国经济条件基础薄弱,面广量大建设此类建筑,缓解了居住困难,为居者有其屋作出贡献。
但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由于原预应力空心板只采用预应力筋,钢丝,无普通钢筋,在砖混结构中,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较少,砖墙上仅抹薄薄一层砂浆,俗称座浆,即安装空心板(伸入墙体8~10cm),板与板缝中几无连接钢筋,与圈梁及构造柱无有效拉接。因此平面刚度差。整体连接性能及抗震性能差。
预制板还有致命的缺点。预应力空心板属脆性结构,一旦钢筋预应力释放,砼劣化,承载力快速下降;又因为防火的耐火极限小,例如12cm厚,10mm钢筋砼保护层,普通现浇板耐火极限2.25小时,预应力空心板只有0.40小时,不到现浇板的1/5 。则极易拆断塌落。
现行“砼结构设计規范”已经淘汰预应力空心板,而且对预应力钢筋,因锚固差,易生锈等缺陷,淘汰了预应力刻痕钢丝,冷拉钢筋。意味着原采用这种钢筋,这种构件有安全隐患。也被汶川地震证明,发生地震,房屋摇晃,空心板容易拆断、自上而下连读坍塌,造成房屋倒塌伤死人。
同时,由于90年代及之前的砖混结构,砂浆及砖设计強度低,缺少圈梁构造柱约束,也是脆性材料,形不成整体抗震,一旦地震,一盘散沙,尤其是楼梯间墙体与梯段倒塌伤人,无法起到人员疏散逃生的“安全岛”作用。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規范规定:7度抗震设防区砖混结构住宅应建5层以下,8度区,只能建3层及以下住宅;现版2021年标准,第 9.0.12.条要求8度区不宜建砖混结构住宅。进一步提高了要求。而且要求采取相应抗震结构构造措施。
回过头来,我们再回答题主的问题,虽然原拟编制“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国家规范,打算规定建设合理设计年限基数是50年,但迟迟没有出台,直到2001年终于以GB50068-2001发布。其中規定:易于更换的建筑构件为25年,普通房屋及构筑物为50年合理设计年限。标志性重要建筑及构筑物100年。可见预制板砖混结构按理要以50年使用期要求,但是预制板质量差,也不是25年规定的可以容易更换的构件,根本无法更换。
原住建部付部长仇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大会上,曾说我国每年20亿新建建筑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与钢材,而只能维持25~30年的寿命。说出了要害问题。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建筑质量通病很普遍,如外墙脱落,干挂石材掉落砸死伤人,外墙屋面渗漏,地下室进水,结构裂缝,粉刷龟裂空鼓……设备上吃人电梯,运行事故不断。时有建筑倒塌报导,前些天,宁波市建了才23年的住宅倒塌造成一死一伤。验证了预制板砖混结构质量问题不少。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对此类建筑结构认真排查,逐一进行结构与抗震鉴定,危险房屋鉴定,按照浙江省对2000年之前,预制板砖混结构,有安全隐患的,一次改到位,拆除重建。
文章来源:https://www.mk12.cn/safe/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