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上,总能看到小学生被拐骗的新闻,骗子在小学生单纯的内心里总是抓着不放,这也让家长们天天心慌。所以,在生活中,小学生们应该具备哪些安全防范拐骗的小知识呢?
学生关于防拐防骗的安全常识。
- 放学时如无亲朋好友接校,应及时通知老师,由老师与家长联系,在无法确认身份的情况下,不得与他人同行。
- 出外旅游须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告知家长或其他家人,注明大概的返家时间。
- 养成不带任何门不带任何门的习惯,一个人在家时碰到陌生人来敲门,千万不能开门。
- 上下学、外出旅游、购物,最好与同学、朋友、父母等结伴同行,节假日人流较多,与父母一起上街或外出旅游,一定要牵手,紧随父母。
- 不搭陌生人的车,不收陌生人的钱,玩具,礼物或食物,坚决拒绝陌生人的诱惑。
- 开车的陌生人问路,要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不能靠近车体。
- 不单独穿过狭窄的街巷,昏暗的下水道,不单独前往偏僻的公园,不在公共厕所无人管理。
- 不要把钥匙挂在你家里的衣柜里。不在外人和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父母的地位和财富。
- 事先遇上父母老师商量,不能认为自己什么都能解决,擅自做主往往会导致危险发生。
被欺骗的解决方案
- -如在公共场合发现受骗或受到威胁,应立即向人流密集的地方靠近或跑到附近的机关单位,并大声呼救和求助;
- -如果已经被控制了个人自由,则应保持冷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设法知道自己的住址和嫌疑犯人数、口音等基本情况;
- -向人贩子、买主和有关人员宣传国家的法律,告知严重后果,伺机逃之夭夭;
- -用小纸条传递信息,让周围的人知道你的情况,请求帮助,并努力与外界取得联系;
- -不要放弃,想尽办法找机会报警(拨打110求助),用一切可以与外界联系的方法,如打电话、发短信或通过网络,尽快报警,注明你在哪里,买家(雇主)的名字或联系电话。
防骗指南
热情帮忙,提着行李一去不回。
欺骗特点:骗子“欺侮”新生,在车站、学校门口冒充新生接待员,“热情”地帮着照看皮箱等物品,再“调虎离山”,借机偷取行李。
注意事项:当陌生人对你过于热情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离开物品,以免上当受骗。
替人交了学费,拿了钱之后不知所措。
欺骗特点:骗子以学生或家长的身份混上车后,又以学校迎新人员的身份与学生、家长进行搭讪。获得信任后,以代交学费,到银行取钱为由乘机诈骗。
预防措施:新生登记时请勿将现金交给陌生人,登记时务必亲自交或由家长交。
假扮老乡,谈笑间偷取钱财。
诈骗特点:新生刚入校,彼此不认识,骗子就利用这一点,装扮成新生或老乡与学生套近乎,骗取他们的信任,并乘机盗取学生财物。
预防措施:对陌生人要想办法确认自己的身份,另外,宿舍要记得及时锁上。
假师长,大白天干的勾当。
欺骗特点:伪造教师或学生干部,直接进入寝室,向新生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如按每人100元的收费标准收费。
预防措施:入学后要尽快熟悉自己的辅导老师和辅导员助理学生干部,遇到这样的事要及时核实求证。
保安教育方法
其中之一就是经常进行预测。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经常查找不安全因素和各种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这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根本途径。告知学生校园内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会造成什么后果,如何防范。班组长和宿舍管理员应经常对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让安全警钟长鸣。
二是常抓不懈教育。切实做好安全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是增强安全意识的基础和前提。应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宣传挂图、安全科学教育电影、电视和幻灯片;还应邀请公安、交通、司法等部门的相关人员参加专题讲座;还应举办安全教育展览;有针对性地随时进行安全教育,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事故案例介绍,特别是警示教育。一个别开生面的交通事故图片展示会,必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开展安全周、安全月活动,必将促进学校安全工作的开展。
第三,经常提醒。每次活动开始前,都要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利用每天的早会、午会时间,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通过寻找安全方面的典型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安全思想、安全态度的教育。
第四,经常检查。对于事故隐患要常抓不懈,小题大作。定期对教学生活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核对学生是否携带违禁物品,严禁将刀具、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校园。
文章来源:https://www.mk12.cn/safe/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