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之所以不将还手行为定义为正当防卫,是出于保护弱者的需要,是为了减少违法犯罪活动,是为了让不法分子不钻法律的空子。
一、还手行为定义为正当防卫的后果
很多人认为,别人打我,我有权利保护自己,采取还手行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并且希望从法律上将这种还手行为定义为正当防卫,目的就是将还手行为合法化。
然而, 还手行为合法化后,会产生以下后果:
(一)进一步扩大了事态。法律本质上是为了减轻坏的结果产生。还手行为合法化后,被打者绝不会采取忍一忍的方式,减轻事态发展,反而会果断打回去,造成更坏的结果,这和法律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二)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从道德层面讲,人们更希望在解决问题时,采取讲道理的方式,和平解决。还手行为合法化后,被打者考虑的不是讲道理,而是以暴治暴,这种提倡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不符合法治精神。
(三)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还手行为合法化后,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一漏洞,采取辱骂、挑拨等方式,刺激他人先动手。只要欺负对象忍不住,率先动手,不法分子就可以利用还手行为合法化的规定,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这对弱者是极不公平的。
总之,还手行为合法化,弊大于利。
二、别人打我,能不能还手?
既然法律不支持将还手行为定义为正当防卫,那么,别人打我时,我能不能还手了?
答案和别人打您的原因有关。
(一)他人无故殴打您。如果他人没有任何理由的殴打您,在法律上属于追求刺激殴打他人。这时候,对方构成了寻衅滋事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于这类情况,您完全可以还手,只不过还手后,您要主动报警或者扭送去派出所。这种还手行为法律是支持的,一方面属于控制事态,防止对方寻衅滋事其他人,另一方面属于主动配合公安机关抓捕违法行为人。请注意:还手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千万别太过分了。
(二)他人因民事纠纷殴打您。如果他人因为矛盾、债务等民事纠纷殴打了您,您千万不能还手,一旦您还手,就构成了法律上的打架斗殴行为。您的正确做法是:对方因为民事纠纷殴打您,您果断报警处理。这时候,法律追究的是对方打人行为的责任,至于纠纷以后再说。
需要补充的是,即使对方因为民事纠纷殴打您,一旦危机到您的生命安全,您必须果断还手,这时候您的还手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至于如何判断是否危机到您的生命安全,警察会主动查找对方的动机,是单纯的想教训您,还是冲着您的生命安全来的。
综上,别人打您,您不是一定不可以还手的,需要具体案件具体对待。
三、个人体会
正当防卫在法律上规定比较严格,对于一般的打架斗殴行为,只要不涉及刑事案件,一般公安机关是不会考虑正当防卫的,这也符合法律的精神。
在具体刑事案件中,正当防卫在界定时又面临诸多难点。比如犯罪嫌疑人不会承认要侵害受害者的生命安全,再比如法律不会单方面以受害者认为对方侵害自己的生命安全,而认定为正当防卫。
所以,一旦发生刑事案件,涉及到正当防卫时,建议还是聘请专业律师为好。
法律对于别人的殴打行为,提供了很多违法犯罪名称,比如殴打他人、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罪等等。当我们被别人殴打时,我们的背后是有法律保护和支撑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迅速远离殴打者保护自己,报警等待法律处理。
文章来源:https://www.mk12.cn/safe/13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