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宪法规定禁止学前教育,故意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

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而一半以上的诺奖拿回家了。他们的教育很特别。

这里说的是德国——一个正在崛起的欧洲大国,其人口只有8200万人,创造的奇迹却称雄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以能够获得诺贝尔奖为最大的最引以为骄傲的事情,可以说毕生都在向这方面努力发展。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总数一半以上的国家只有德国,这足以说明其教育的独特性和巨大成功。目前,许多欧洲大国纷纷学习德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为什么德国宪法规定禁止学前教育,故意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1

德国宪法规定:禁止学前教育。并不是不允许设立学前教育机构,而是禁止幼儿学习学科知识,防止孩子变成死记硬背的“电脑硬盘”,从而僵化不灵活。

他们认为:

一、学科知识阻碍了幼儿大脑的发育,抑制了思维的灵活发展。

二、幼儿就要在玩中学会生活的本领,学前机构只能让孩子快快乐乐地成长。

三、让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放飞。正对应了我们的俗语:“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善于大胆的想象,是创造创新的必备品质。从幼儿就开始培育这种思维,难怪成就那么大!

我国很多家长提倡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提前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甚至是小学文化课知识,而德国却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这样做的理由已经非常的明显了。那么他们的孩子在幼稚园学习什么呢?

1.生活知识。学会说说有礼貌,不打架,不骂人,尊老爱幼。学会如何买东西、如何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怎样回到家、自己的时间怎么安排、怎样穿衣服等等。

2.注重孩子的性格和勇气地培养。

3.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自由的发展。不强制孩子,不代办孩子的事情。

4.父母打孩子是犯法的,孩子可以告你。

这些幼儿需要掌握的知识都是一些非智力因素。我记得央视报道:素有大学生“加工厂”称号的毛坦厂中学非常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在高考前反复叮嘱学生们千万注意控制情绪,处理好各种可能影响考试的非智力因素。这是不是和德国的幼儿教育不谋而合?

不要小看这些因素,其影响是深远且重要甚至是一辈子的!

我们是不是能借鉴借鉴德国的教育策略和理念,用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

文章来源:https://www.mk12.cn/parenting/13775.html

声明:本站上的文章内容均来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喜欢本文可附上原文链接随意转载。无意侵害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 gwph1314@foxmail.com 或点击右侧 私信:生活百科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育儿

父母亲打孩子与老师打孩子有什么区别?

2022-9-18 13:51:31

育儿

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容易有缺陷或者说会不幸福吗?

2022-9-18 13:59:2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