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原因很简单——古代西方百姓没柴可烧,没法烧热水,后来就形成习惯了。
很多人都知道我国古代很多时期赋税很重,其实西方赋税不比我们轻。历史上,英国差点就对阳光和空气收税。
西方的老百姓几千年来就一直在为烧柴上税。西方古代很多国家征税是看炉灶和烟囱,家里炉灶比别人家多一个、烟囱比别人家多一根,不管你点不点,也要缴更多的税。
——所以你看,我们古代很多人家不止一个灶台,大户人家还有内厨房、外厨房等等。而在西方,你从影视剧艺术作品里也可以看到,很多人家无非就是一个壁炉,或多加一个篝火堆似的炉灶,锅都吊着。
因为我们这边在古代的时候,烧柴的情况不像西方那么苛刻,百姓走在路上,可以随意拾取路上的树枝拿回家当燃料,也有大批专门进山砍柴的樵夫。
古代西方实行的是一种很奇葩的封建土地占有制——采邑制。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的领主下边有小的领主,领地内所有的范围都能控制到。
不像我们这边,一个封邑方圆几十几百里,只有一个领主,下边没有小领主,看得住东山就看不住西山了。
古代西方99%的土地都是私有化,大小领主把领地细致地纳入自己的管控之中,没什么盲点。
你在古代西方随便找一片树林就是某个领主的私人领地,你想在路上拾点柴都不行,更不用提你上山砍点柴,绝对不行,在私人领地砍柴抓住了就是死罪。
需要烧柴怎么办?只能买,然后按制度缴税。
西方古代,老百姓在烧柴上很受限制,所以他们就尽量减少使用柴火的情况。喝水,能凉着喝就凉着喝,省柴,也就是省钱。
直到十一世纪,采邑制才被废除。但是后世的百姓受先民习惯的影响,就算他们烧得起燃料了,但是喝冷水这个习惯却固定了。
古代西方富贵人家还是喝热水的。
比如你想,“早茶”“下午茶”这些东西就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不用热水,茶能煮得开吗?谁见过某个贵族小姐下午茶在那喝凉水呀?
富贵人家喝热水,因为人家用得起柴啊。
你看西方那些贵族,比如英国王室,伊丽莎白老太太自打年轻时就不爱喝凉水,只爱喝热水。
此外,这也与冶煅水平有关。
你喜欢读西方古代故事的话你就能发现,西方人用锡器用得非常多。比如你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无数次提到锡器。锡器的特征是熔点低,易于制造,在古代西方最普遍。
《汉书·西域传》里说:自宛以西至安息国……不知铸铁器。
直到近代,西方人还大量使用木质餐具。在汉代以前古代西方冶金技术不发达,大宛以西到波斯以及更西的欧洲,“不知铸铁器”,没有铁器,能够拿到炉子上去烧水的容器太少,可以用来烧水但昂贵的容器绝大多数人用不起,或者虽然有的人家有银器之类,但他们也舍不得老拿银锅去糟蹋,陶器又容易损害,不敢用得过多,他们没有烧水的家什,想烧水也没辙啊。
古代的现实情况,导致古代西方人只能喝凉水凑合,尽量少喝热水。这个习惯流传到后世,于是现在的西方人也不怎么喝热水。
文章来源:https://www.mk12.cn/lifexcs/1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