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方人问一个北方人过节吃什么的时候?
南方人:清明节。
北方人:饺子。
南方人:重阳节。
北方人:饺子。
南方人:立秋。
北方人:饺子。
南方人:冬至。
北方人:饺子。
南方人:中秋节。
北方人:吃完月饼吃饺子。
不仅仅是冬至,似乎在北方不管过什么节,都能吃饺子庆祝,所以虽然说冬至吃饺子没什么问题,但要说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还真不好说,总不至于纪念一大群人都是吃饺子。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当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在不少地方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也是北半球白昼最短而黑夜最漫长的一天。
在古时候,人们将白昼视作阳,夜晚当成阴,所以冬至是阳盛阴衰的起点。
另外,冬至也是传统“数九寒天”的开始,从这天开始,到后来的小寒、大寒是全年最冷的时间段,也真正步入了寒冬季节。
关于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也与医圣张仲景有关。
东汉的张仲景曾在长沙担任太守,他一边做官一边做大夫替人看病,之后干脆直接辞职不干回乡行医,而那时候,刚好是寒冬季节。
张仲景在路上,见到很多的百姓因为苦寒,面黄肌瘦,耳朵上全都是冻疮,于心不忍,干脆就在当地建设了医棚,熬煮“矫耳汤”为百姓们治疗冻疮。
张仲景将羊肉与其他温热驱寒的药材进行熬炖,再切碎做馅儿,用白面包裹起来包成耳朵的形状,加上药汤分发给百姓们。
人们吃了娇耳汤之后,双耳发热浑身暖和,冻伤也慢慢恢复,从此之后人们开始就在冬至这一天吃饺子,也因此有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在北方地区,冬至吃饺子基本就是个惯例,当然,北方其他节日的时候通常也能吃饺子来进行庆祝,未必只是冬至,而在南方地区,并非都是吃饺子。
像是江南地区,冬至吃的不一定是饺子,而是汤圆,四川一带则是喝羊肉汤。
太湖旁边的苏州认为“冬至大如年”,在冬至的时候往往会喝冬酿酒,配上卤牛肉卤羊肉之类的卤菜来驱寒,自然也少不了元宵。
此外,像是麻糍、糯米糕之类,都是不同地区的冬至食物,并非全都清一色吃饺子。
冬至是一年里最寒冷时期的开始,所以必须要好好进补,也要免于劳累加强锻炼,不管是吃饺子还是吃其他的东西,大致上都是同样的道理,都是为了有个好身体。
冬至吃饺子相传与东汉末年着名医学家张仲景有关。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潦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他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勤奋好学,并且酷爱医学。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暴发瘟疫,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相传张仲景老年还乡时,正逢大雪纷飞的冬天。街头很多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不少人耳朵都被冻烂了。张仲景看到这个情况,内心不忍,于是令人在南阳关东边搭起了一个医棚。让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做馅,然后包成饺子。施舍给百姓。这顿饺子把不少乡亲的冻耳朵给治好了。
此后,每逢冬至进九,大家都纷纷争食饺子,有谚语“冬至的饺子不冻耳”。
文章来源:https://www.mk12.cn/lifebk/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