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世界上一半的黄金都在布达拉宫里,属于夸张说法,但布达拉宫的黄金储量确实不容小觑,不管是外部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还是内部供奉的佛像、使用的佛教法器等,基本都由黄金打造,而这些黄金的来源,除了布达拉宫历代建设者大量投入使用外,更有1300多年间藏族人民源源不断的捐赠。可能没有教派信仰的人不会理解藏族人民为什么会捐赠黄金、珠宝到寺庙、布达拉宫,但信仰的力量是很伟大的,有时候甚至可以超脱生理需求。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是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他认为人类的需求层次分为五级,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呈递进关系,以自我价值实现需求为最高层次的需求,当前马斯洛的这一需求层次理论在现代科学中仍然占据有重要地位。但有很多心理学家、哲学家认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不是人类的需求层次顶点,或者说不是人类所能发挥的最大潜能,人类真正的需求层次顶点是—信仰的力量,这一点藏传佛教、穆斯林等都有很好的体现。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信仰藏传佛教的信徒,前往拉萨布达拉宫朝圣的景象(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堪称信仰中心),独自一人,或者携带子女,一步一俯身,一步一磕长头的景象很能震击心灵,普通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前往朝圣,但在信徒的眼中,只有这种不折不扣,矢志不渝的行为方式,才能最贴近心中的那一份信仰,而这也正是信仰的力量。
西藏地区基本是全民信仰佛教,每个人一出生就被佛教信仰所包围影响,所以在他们眼中,信仰大于一切,为了信仰而捐出金银财宝是一件很合乎逻辑的事情,特别是某些年份家庭出现不如意的事情时,信徒们更会认为是自己的信仰不够虔诚,带上金银前往布达拉宫,最终正如我们所见,布达拉宫黄金积累的量很大。
文章来源:https://www.mk12.cn/lifebk/20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