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将皇位传给嫡长孙朱允炆,小编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出于对长子朱标的深爱;
别看朱元璋对大明的开国功臣下手够狠,动辄抄家灭族,牵连甚广,但对自己的长子朱标,却是十分的慈爱。他几乎把自己的全副心血都放到了朱标的身上,一门心思想要将其培养成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
不过,朱标确实不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很优秀。他为人温文儒雅,处事严谨干练,而且对兄弟友睦、对百官恭敬、对百姓宽仁。甚至朱元璋有过失之处,朱标也都能及时指出。所以,朱标不仅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和宠爱,也深受兄弟藩王的尊敬和百官的爱戴。只可惜“白发人送黑发人”,朱标先朱元璋一步离世。
朱标的死,对朱元璋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打击。出于对朱标深切的感情和追思,朱元璋才会在朱标死后选择立朱允炆为皇帝。
其次,朱元璋想要维护宗法制度;
所谓“日月重开大宋天”,从蒙元手中重夺汉家江山后,朱元璋十分重视对传统汉家文化的恢复,从衣冠发饰,到礼制典章,都因循唐宋旧制。正因如此,朱元璋一贯主张维护宗法制度,即遵循以“长子嫡孙继承”之原则,来确立帝国的继承人。而从宗法上来看,朱允炆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孙,被其立为皇帝,也是理所当然!
最后,朱允炆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般不堪。
由于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败给了自己的四叔燕王朱棣,以至于他在后世史书中落得个儒弱无能的失败者形象。但实际上,朱允炆作为大明储君(皇太孙)期间,在很多方面的表现其实是可圈可点的。他对朱元璋慈孝、对百官恭敬,而且勤奋好学,颇有其父朱标之风范。
因此,朱允炆当时不仅获得朱元璋的首肯,也获得了朝中不少文武大臣的赞许。从这些方面来看,朱允炆被立为皇帝,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文章来源:https://www.mk12.cn/lifebk/19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