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古代树木形成的,但并非树木直接变成煤炭。
所有的煤炭大部分形成于白垩纪以前,因为当时土壤里的微生物还没有进化出分解木质素的能力。那个时候,树木被埋到地下以后也会腐烂,但木质素会留下,最终变成草炭。草炭在地质变动下堆积、压实、硬化、沉降,经历了多次持久的无空气高温高压,最终形成了煤炭。
也就是说,并非树木直接变成煤炭,实际上是一个分解——合成的过程。
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的第三纪是历史上三个成煤期,这也足以草炭成煤所需的时间要很久,因为现在还能发现,存在第三纪至今还有未能成煤的草炭。而到了第三纪时,土壤里能分解木质素的微生物越来越多,树木从第三纪开始就已经很难再顺利形成煤炭了。
科学家已经在煤层着找到植物纤维,甚至是一些木块化石,同时根据现代的显微镜,在镜头下可以看到植物的孢子以及花粉等,这些都足以作为煤炭形成的证据。
也因此,才说煤炭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当然,即便如此,树木究竟是如何形成煤炭的,还有很多细节是没有证据的,只是推测。但不管怎么说,至少还算可靠。
石油未必是动物尸体形成。
其实很早以前就存在“非生物石油说”,只不过在过去,这个理论不被人重视,大部分人都相信石油是动物尸体形成的,主要是被照本宣科的老师灌输出来的。
而现实情况是,石油的成分相对复杂,但不管怎么没说,主要就是碳氢化合物。动物尸体能提供多少碳氢化合物?
也许古代动物很多,但能轻松分解动物尸体的微生物更多,足以影响其形成石油,这也是“生物石油说”被质疑的原因之一。
从现在的科学推论来看,地下之所以存在大量由碳氢化合物构成的石油,其原料,是因为地壳之中本身就含有大量的各种碳氢化合物,由于密度的差异,这些碳氢化合物逐渐被分离并重新聚集,最后形成石油。
只不过这个理论看似可靠,但能够支持它的实际证据很少。或许石油的形成也有多个途径,可惜至今还没人能给出让他人都信服的结论,还在争论中。
反正无论石油是怎么形成的,绝大部分观点都认定了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并以此为理由,把油价弄得越来越高。
文章来源:https://www.mk12.cn/lifebk/14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