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常会有人饿死,河里有鱼为什么不下水抓鱼吃?

饥荒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抓鱼吃,是因为抓不到吗?

这句话,跟鲁豫的那句“为什么不吃肉,是因为肉容易坏吗”,还有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真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别说古代,就是现在设备如此齐全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多人抓不到什么鱼。

古代经常会有人饿死,河里有鱼为什么不下水抓鱼吃?-1

古时候的农业几乎就是靠天吃饭,我国又位于季风气候区,经常都会发生一些天灾,由此也很容易发生饥荒,此外还有战争之类造成的饥荒,所以古代饿肚子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没有粮食吃的情况下,甚至连草根树皮之类都拿来充饥,老鼠都被吃光了。

这个时候也会有人疑惑,古代环境应该比较好,山上那么多的野兽,河里那么多的鱼,为什么不去抓来吃,就算填补饱肚子,也不至于完全饿肚子。

首先,抓鱼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有池塘湖泊河流这样的地方,没水,更别想抓鱼。

可古代要找到一片水域真的很容易吗?未必,我国南方倒是河流湖泊挺多,但也不至于到处都是水,古代的城池,通常情况下也不会过度靠近大型河流。

南方水多还好说,可是我国古代长时间内,人口密集区都在北方,而北方的水系密度很低。

古人大多居住在城池当中,距离河流并不会太近,即便是靠近的河流,往往也是那种具备航运价值的河流,在这种河流中徒手抓鱼,无异于开玩笑。

古代天灾引起的饥荒无非是旱灾与洪灾,旱灾的时候赤地千里,水源都难得,更别说什么抓鱼之类,而洪灾的时候到处都是洪水,没听说过在洪水里抓鱼吃的。

即便是找到了条件合适的水域,但想要抓鱼,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如果去过农村,也知道农村里经常都会在水田、水沟、溪流之类的地方摸鱼,但是那种大型的河流湖泊,还是比较少的,因为水深了危险,而且不容易抓到鱼。

以前,除了专门捕鱼为生的人家,寻常耕种的农户,还有城池当中的居民,很少有会抓鱼的人存在,而且也缺乏这样的工具。

灾荒出现的时候,挨饿的人可不止一家两家,如果是少数人,那都不能叫灾荒。

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根本没有足够的捕鱼工具可以使用,没有渔网,甚至没有钓竿,想要去抓鱼实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还要满足那么多的人吃,根本难比登天。

 

抓鱼,不外乎就是撒网、垂钓,徒手摸鱼的很少,可不管哪一种,抓鱼其实在古代都是个效率相对低下的生产活动,尤其是技术落后的年代。

可能需要花费一整天的工夫,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才能够捕捉到一些鱼。

如果平时也没什么,但在饥荒年代,这实在是划不来,因为原本就十分饥饿的人,还要冒着抓不到鱼的风险与抓鱼,到时候什么都抓不到,反而会更加饥饿。

即便抓到了一两条鱼,也缺乏烹饪的条件,最多水煮跟烤,而鱼类能提供的热量也很有限。

对于灾荒时期的人们来说,意外捕获的鱼自然聊胜于无,但几乎没人会为了填饱肚子专门去抓鱼,因为没人能保证一定抓到,还不如草根树皮之类能填饱肚子。

 

除了水里的鱼,还有山上的各种野兽,也有人说为何不上山去打猎来填饱肚子。

说起来这种危险性更高,通常猎人都是有本领在身,还要有足够的装备胆量才敢进山,即便是近现代有了枪以后,仍旧如此,因为山里实在太危险。

古代山上遇到虎豹豺狼的几率极高,清朝时期,川渝一带老虎成患,不仅如此,山上的野猪成群结队凶猛异常,所谓“一猪二熊三老虎”,普通人遇上了,就直接去奈何桥报道。

饥荒的时候,人本身就虚弱无力,更别说上山打猎这种充满危险的活动。

古人也是正常人,能够填饱肚子的话,任何食物他们都会去尝试,但前提是要考虑衡量好付出与回报是否值得,不然的话最好不要轻举妄动,饥荒时抓鱼打猎,都是不合算的。

文章来源:https://www.mk12.cn/lifebk/13952.html

声明:本站上的文章内容均来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喜欢本文可附上原文链接随意转载。无意侵害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 gwph1314@foxmail.com 或点击右侧 私信:生活百科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生活百科

台湾人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什么程度了?

2022-9-19 11:35:28

生活百科

亚马逊河究竟有多可怕?掉进亚马逊河活不过一分钟是真的吗

2022-9-19 12:10:0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