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一位90岁老人告诉我,“喜丧”并不是以年龄或者身体有无病痛来评定的,而是根据这个人生前所做的一些事情,以及他的子孙情况来评定的,而评判最关健的一点就是有没有落叶归根。
按照民间传统的习俗来说,一般人去世以后都可以算作是白事,毕竟这是自己的亲人离自己而去,可以说这世上从这一刻起,就再没有这个亲人,相对来说是这是一种比较沉重、悲伤的事件。但由于近些年的习俗改变,很多人把这种白事当作“喜丧”来办了,其规格和红喜事是一样的,当然也不是说对去世的人不尊敬,而是大家不想把这个事情弄得太沉重了。
之所以当作“喜丧”来办,就是认为这个亲人去到另外一个世界是非常好的,一方面对于自己是一种解脱,一方面对于亲人是一种解脱,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换句话说一个人活够足够的时间就可以了,并不是说一定要活到100多岁,只要身体健康,能吃能喝,那就可以,而到了自己动不了,或者说吃喝都比较困难,那离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不是所有的老人去世都能称之为“喜丧”,怎样才算“喜丧”
很多人以为只要老人去世都能称之为“喜丧”,其实并不是,能不能算作“喜丧”要看当地的一些习俗,还有就是这个人生前的一些情况,这个问题我从两个方面给大家分析一下,以后看到别人办“喜丧”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不尊敬人,那样就会显得自己非常的无知。
一、按照民间传统,大部分地区办“喜丧”都会符合下面几条件:
1、去世的人年满60岁
为什么会是60岁,因为从一定意义上面来讲,60岁就意味是一个轮回,一个甲子的轮回,而60岁同样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你可以看看周边如果是有老人活到60岁,必然是会给自己大办一个生日的。
所以这就是60岁的重要意义,当然这不是说“喜丧”的重要条件,而是必须达到的条件,否则就会给人造成笑话,或者说自己是对亡人的一种不尊敬。
2、亡人已经成婚、并留有子嗣后代
这一点就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去世的人一生都是圆满的,可以说也完全了人生很多重要的事情,这就相当是一个圆满的落幕,毕竟结婚生子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一些名人,这也是相当给自己的人生划上一个满意的句号。
所以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没有成婚、也没有留有子嗣后代,那就算你活了90岁或者说100岁,也不能当作“喜丧”去办理。
3、无病、无灾的老人去世
这一点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就是说这个人去世之前,并没有受到病痛的折磨,也没有行动不便,更没有卧床不起的情况,就是一个自然的轮回。
如果是有病、有灾的人,那不能称作为“喜丧”,只能算是一种解脱,一种对自己、对亲人的解脱,和“喜丧”是有天壤之别的。
按照老一辈的说法,如果是有这种病痛的情况,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也会带着一起去。可以说是一种不好的征兆。
4、亡人的父母、岳父岳母都已经离开,并且离开的时间已经超过三年
俗话说一个人守孝需要达到三年,这也是老一辈留下来的,那按照这样的情况,如果去世人的父母或者岳父岳母没有满三年,那肯定是不能算作“喜丧”。
正所谓大小有别,如果想要把这种白事当作“喜丧”来办,那自己的父母必然是离自己先去,不然就会成为白发人送黑发人,那就是一种悲痛,对于在的人是一种种深深的伤害,那千万不能当作“喜丧”来办,否则就会给自己造成笑话,也会影响自己的运气。
5、无牵无挂
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需要结婚成家,然后把自己的子女抚养长大,看着他们成家立业,也看着自己儿孙满堂,可以说这样才是一个人最满意、最幸福的结局,因为既做了子儿,也做了父母,更做了爷爷或者奶奶,可以说一生的心愿,不同的角色都已经完成了。
那可以说走之前是没有任何牵挂的,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称作为“喜丧”
6、去世前人品清清白白,整个人也干干净净
有些人到老总会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去作恶多端,人品极差,为的就是争这一口气,或者说有一点点小小的利益。这个时候会让很多人都嫌弃,说这个的人品并不怎么样,也不清白,那这个时候想要举行一个“喜丧”势必就会让全村人笑话,因为根本没有人会认为这个人他能够成为“喜丧”。
想要达到“喜丧”,那就是人品非常好,不计较、不为了一点利益去损害他人,同时把自己的子女也教育得无可挑剔,为人处世非常的圆润,让人连连称赞。那这样举办一个“喜丧”自然是非常不错的。
7、落叶归根
这里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终于自己的家里面,因为老人都寻求一个落味归根,只有真正在家里离开的,才算是落味归根,才能摆在自己村里面的神屋中,否则只能摆在外边。
再一个就是他是自然死亡,也就是当到了一定情况下,最终离开,因为这是一个轮回,生老病死全都是固定好的,可以说基本是没有办法可以改变,所以这种就可以称作是落叶归根。
如果说你是因为其他原因离开,那也算不上“喜丧”,所以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综合一下什么样才算“喜丧”呢,就是年龄在60岁以上,有成婚并留下子嗣后代,双方父母都已经离开,最终是落叶归根。但凡有一个条件达不到,就不能算作“喜丧”。这个情况目前在大部分地区都是按照这样来做的。
“喜丧”与白丧的区别
虽然说两者都是属于白事,也是一种悲伤的情况,但“喜丧”与白丧还是有很大的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义不一样
“喜丧”相对来说会喜庆一点,这种喜庆是由心里的喜庆,并不是不会悲伤,同样也会,只不过两者都是不同的心情,一种是非常沉重、悲伤的心情,而一种是略带喜庆,以悲伤中带有一点愉快的心情。
有些地方是说白丧全程是不能笑的,而“喜丧”是可以笑的,从这就可以看出来意义完全是不一样的。
二、规格不一样
白丧相对来说会比较节约一点,或者说不会弄一个很大的排场,但“喜丧”相对来说是会比白丧规格高一点,所花费的金钱和时间都是不一样的,这个就有点当作喜事来办的味道,那自然规格会不一样的,有一些地方还会请人来演奏。所以两者的规格都是不一样的。
最后:
喜丧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有,它只存在于传统丧葬习俗和保留土葬完整的地域,一般在其他城市或者没有这些传统丧葬习俗的地方是看不到的。
但也想建议大家确实没有必要再保留这种土葬方式吧,不仅造成浪费,还费时、费力。不管是对于去世的人,还是对于他们的家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应当遵循现在的火化或者海葬的方式。
文章来源:https://www.mk12.cn/lifebk/1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