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欢喝茶,很多人可以说是离开茶就不能生活,而且经常喝茶对身体也有好处。但是有一些传言说喝茶会降低药物的药性,这些传言到底是否准确呢?不少人对此有心有疑虑,为了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清楚的认识,我来分享一下个人的看法。
1.茶叶水中含有哪些成分?
茶叶在我国拥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我国对茶叶的研究也比较多。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最主要的成分肯定是包括基本的6大营养元素的,即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茶叶作为植物的一种,也必然含有这些成分。
如果单纯从营养素的角度去考虑,好像大多数动植物的成分都差不多,只不过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含有的上述的营养元素的比例不同罢了。
茶叶和别的动植物相比,它也有自己独特之处。茶叶中的有机酸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如果把茶叶弄干,有机酸的含量能占到3%左右。茶叶中的有机酸主要是游离的有机酸,游离的意思是这种成分不和茶叶结合,只要用开水泡一下,这些有机酸就容易溶入水中,常见的有机酸包括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等。
我们平时在喝茶的时候能够问到茶叶水的芬香,这个其实就是有机酸的气味。有着有机酸虽然没有什么香味,但是如果氧化后就有可能生成有香味的成分,比如亚油酸。
茶叶中另外一个比较独特的成分就是茶多酚,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种物质的称呼,其实并非如此。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以及衍生物的总程,这种物质在晒干的茶叶中占有的比例比较高,有研究称能高达35%。茶多酚这种物质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但是要说到茶鞣质、茶单宁就可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与此同时,茶叶中也含有一些生物碱,主要包括咖啡碱、可可碱等。经常喝茶的人应该知道夜里喝茶喝到一定量的时候,人就比较兴奋,这个时候不容易睡着。其实这能让人兴奋、不容易入睡的罪魁祸首就是生物碱。
除此之外,茶叶中还含有很多的酶类。我们都知道酶的主要作用就是加速化学反应,缩短化学反应所需的时间。茶叶中含有的酶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常见的就包括了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解酶、磷酸化酶等。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一种酶主要催化一种化学反应,如果能够改变酶的活性,就能够帮助制作茶。就拿红茶来说吧,通过激活相关酶的活性,就能够使得茶叶中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的含量增加,这种茶叶从外表看起来就是偏红的。
2.用茶水喂药真的可以降低药性吗?
首先我个人想问一下,这里说的降低药性是指降低药物的效果吗?不管你们怎么看,反正我个人的理解降低药性就是指降低药物的药效。作为一个医务人员,我既然能回答,肯定就不能胡编乱造,必然要做到尽量不违背科学,所以我的一些言论肯定也是有据可依的。
上面之所以对茶叶中特别有成分进行介绍,主要就是为这一节做铺垫的。茶叶中的成分远远比我写的要复杂的多,这些成分有可能会降低药物的药效,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我们都知道茶叶中的咖啡因、生物碱等成分具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如果用茶水送服安眠药那肯定就会减弱安眠药的改善睡眠障碍的作用。
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柠檬酸和咖啡因也有可能会降低药物的效果。茶多酚这种物质虽然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延缓衰老,但是它能够和铁剂发生反应,生成一些难以溶解的物质,所以能够降低铁剂的治疗贫血的作用。柠檬酸也能抑制人体对钙的吸收,长期大量喝茶有可能会造成低钙血症。咖啡因除了能够兴奋中枢神经,还能够促进胃酸的分泌,如果服用奥美拉唑等控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那无疑也会降低其药效。
除此之外,茶叶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鞣酸,这种物质能够和蛋白质、生物碱、金属盐等物质结合,从而形成沉淀物质,从而会影响含有上述成分的药物(比如多酶片、胰酶片、氢氧化铝等)。
以上的这些是我个人知道的茶叶影响药物代谢的一些案例,但是由于茶叶中的成分本身就比较复杂,所以还是有可能会影响别的药物的代谢。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尽量不要用茶水送服,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温开水送服。如果真的忍不住喝茶,那可以在喝茶后1小时左右再服用药物。
最后总结:茶叶中的成分是比较复杂的,现在比较明确的就是它含有有机酸、茶多酚、生物碱、鞣酸等,这些物质都会影响一些药物的药效,而且还能和一些药物直接发生反应。所以为了确保药物的药效,平时尽量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物,如果非要喝茶不可,那就尽量在喝茶1小时候再吃药。
文章来源:https://www.mk12.cn/healthy/1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