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纲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拥有外骨骼、三对足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共计有34个目。
无翅亚纲Apterygota
1.原尾目(Protura)
2.弹尾目(Collembola)
3.双尾目(Diplura)
4.缨尾目(Thysanura)
有翅亚纲 Pterygota
外翅部
5.蜉蝣目(Ephemerida)
6.蜻蜓目(Odonata)
7.蜚蠊目(Blattaria)
8.螳螂目(Mantodea)
9.等翅目(Isoptera)
10.缺翅目(Zoraptera)
11.襀翅目(Plecoptera)
12.竹节虫目 (Phasmida)
13.直翅目(Orthoptera)
14.蛩蠊目(Crylloblattodea)
15.纺足目(Embioptera)
16.半翅目(Hemiptera)
17.革翅目(Dermaptera)
18.同翅目(Homoptera)
19.缨翅目(Thysanoptera)
20.啮虫目(Corrodentia)
21.食毛目(Mallophaga)
22.虱目(Anoplura)
内翅部
23.鞘翅目(Coleoptera)
24.脉翅目(Neuroptera)
25.捻翅目(Strepsiptera)
26.广翅目(Megaloptera)
27.鳞翅目(Lepidoptera)
28.蛇蛉目(Raphidiodea)
29.长翅目(Mecoptera)
30.毛翅目(Trichoptera)
31.双翅目(Diptera)
32.膜翅目(Hymenoptera)
33.蚤目(Siphonaptera)
主要特色的有:
1、鞘翅目:是昆虫纲第一大目,通称“甲虫”。种类有33万种以上,占昆虫总数的40%。在我国记载有7000多种。它们的前翅呈角质化,坚硬,无翅脉,称为“鞘翅”而得名。此类昆虫的适应性很强,有咀嚼式口器,食性很广,分为:植食性――各种甲虫、花金龟;肉食性――步甲、虎甲;腐蚀性――阎甲;尸食性――葬甲;粪食性――粪金龟。
2、鳞翅目,是昆虫纲的第二大目,由于身体和翅膀上被有大量鳞片而得名。主要分蛾类和蝶类,共同识别特征是虹吸式口器。幼虫绝大多数是陆生,植食性,为害各种植物,少数为水生。
3、双翅目,包括蚊、蠓、蚋、虻、蝇等,由于成虫前翅为膜质,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而得名。双翅目又分为长角、短角和环裂三个亚目。长角亚目的触角在6节以上,包括蚊、蠓、蚋,是比较低等的类群,短角亚目一般为三节,通称“虻”;环裂亚目就是通常说的“蝇”。
4、膜翅目,包括蚁类和蜂类,明显特征是嚼吸式口器,前后翅连接靠翅钩完成。分布很广,已知种类有十多万种。根据腹部基部是否缢缩变细,分为广腰亚目和细腰亚目。广腰亚目是低等植食性类群,包括叶蜂、树蜂、茎蜂等;细腰亚目包括了膜翅目的大部分种类,包括蚁、黄蜂和各种寄生蜂。
5、半翅目,是由异翅亚目和同翅亚目所组成。有133个科,超过六万种。异翅亚目即椿象。是昆虫纲中的主要类群之一。
6、直翅目,是一类常见的昆虫,包括螽斯(俗语叫蝈蝈)、蟋蟀、蝼蛄、蝗虫等。全世界已知两万种以上,分布很广。
7、广翅目,是个较小的类群,仅有泥蛉科和齿蛉科。记载有300种我国已知有40多种。常见种类有古北泥蛉、东方巨齿蛉、中华斑鱼蛉等。
8、蜻蜓目,是昆虫纲中比较原始的类群,也是较小的一个目,全世界约有5000种,我国有300多种。分为三个亚目:差翅亚目统称为“蜻蜓”,均翅亚目统称“蟌”以及发现于日本和印度的两种间翅亚目。
除了以上八个目以外,还有一些种类是我们孰知的:“朝生暮死”的蜉蝣目――蜉蝣;凶猛的螳螂目――螳螂;无所不在的蜚蠊目――蟑螂;令人生厌的虱目――体虱。
昆虫的适应能力很强,不论你是否喜欢,它们都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文章来源:https://www.mk12.cn/dongwu/5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