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焉知鱼不怕冷?
冬天,室外温度为4℃,室内温度为28℃,在这两种环境的温度下,人都可以活,可是对于可以选择在室外或者室内逗留的你而言,你会选择室外还是室内?
对生活的环境温度,人是有得选的,于是每一个人都倾向于去选择一种让自己感觉最舒服的温度,可是鱼呢?由于鱼只能在水中生存,而且冬天到了,它们也不得不继续生存在冷水中。也许正是因为很多人看到了鱼也能在冷水中生活,所以才会产生一个鱼不怕冷的错觉吧。
其实鱼并非不怕冷,而是由于水到处都冷,它们无处可逃。鱼塘,河流,湖泊,甚至是在大海中,在一个它们可游行的区域之内,温度都是非常相近的。当水面上结冰的时候,水如果能有足够深的话,基本上都会是零上三四度左右,你说它们能游到哪里去呢?
鱼对低温没有明显的痛觉
很多人说,鱼不怕冷,这是因为鱼是变温动物,它们跟恒温动物不一样,环境温度是多少度,它们的身体也就是多少度。鱼不会像恒温动物那样,如果遇到了低温的环境,恒温动物就必需加快自身的新陈代谢速度以产生更多的热量来弥补因置身于低温环境中所快速流失的热量。
因此,恒温动物所能感知的冷,其实是一套自我保护的机制,这就是为了让恒温动物,比如说我们人类在感知到外界温度低时可以选择多穿衣服来保暖,或者是转移到温度没那么低的地方以减少自身热量的流失。鱼呢?鱼没有要确保自身的体温需恒定在一定数值上的机制要求,因此其对外界温度的感知能力显然是远不如恒温动物的,毕竟鱼不能因为水面上结了冰,所以只能活在水下三四度的温度下而总是感觉自己被冰水冰痛着,或者总是瑟瑟发抖吧。
因为鱼本身对温度的感知能力确实弱,至少,它们不会因为温度的降低而像我们人类将手伸进四五度的冷水里面那样能让我们感受到明显的冰痛。也即是说,鱼对温度没有明显的痛觉,但它们确确实实是会明显地受到温度的影响的。
那么鱼会受到的温度的影响到底有哪些方面呢?
鱼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鱼对温度的耐受范围都是不同的,我们就拿很常见的罗非鱼来做个例子:罗非鱼的可生长温度为16~38℃,而适宜生长温度则为22~35℃,当水温低于15℃时,罗非鱼就会被迫休眠的状态中,不在进食,而如果温度在较长时间内低于10℃的话,那它们就会死亡。所以别看它们对冷没有痛感,但是由于它们只适宜生活在16~38℃的水温环境中,因此它们的体内没有能抵御寒冷的蛋白,而在低于它们的耐受温度之下时,它们也只能是死翘翘了。
当然了,生活在温带或者寒带中的鱼,由于环境的因素,鱼要在那里生存,那么它们就必须要进化出可抵御4℃,甚至是0℃以下的低温能力,比如说像鲟鱼,虹鳟鱼,银鱼,甚至是少数的鲤鱼等,否则每一年的冬天早就把它们给冷死得一干二净了。而能帮助这些在低温环境中不死,甚至还能活动进食的鱼,其实主要就是因为它们拥有抗冻蛋白质。抗冻蛋白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低温环境下所形成的冰晶形状,并以此来防止冰晶的大量形成,从而阻止了冰的形成,这样的话,鱼就能扛过低温的环境而不死了。
总结:
1.鱼就生活区域来分的话,可分为热带鱼,温带鱼和冷水鱼,单说鱼不怕冷,或说怕冷,这都是不准确的;
2.热带鱼的生活温度通常是不能低于15℃的,否则就有可能会出现被冷死的情况,因此对于热带鱼来说,它们是怕冷的;
3.冷水鱼呢?由于它们体内含有抗冻蛋白的缘故,有时即便是0℃以下也冷不死它们,而且它们对冷没有痛觉,因此可以说,冷水鱼是不怕冷的。
4.温带鱼呢?介于热带鱼与冷水鱼之间,所以只能给它们一个结论就是,温带鱼不怕冷,但是它们怕很冷。
文章来源:https://www.mk12.cn/dongwu/19684.html